影視娛樂新聞E-news

【壹揪看→影評】何瑞珠│偶像明星真我保衛戰 《藍色恐懼》20年後依然超越時代

文|何瑞珠(紐約大學電影理論研究所碩士、資深影評人)
圖片:光年映畫、取材自網路

一部好電影就是,過了20多年後,依然讓人震驚、讚嘆,《藍色恐懼》就是這樣的大師神作!

這是今敏的第一部劇情長片,在阪神大地震後,片廠缺乏資金下拍成,當時的今敏僅三十出頭,但他的創意超越時代,一部僅82分鐘的電影可以引爆出多重議題,每個議題至今依然是熱門話題。

電影敘述一名女偶像團體歌手在轉行當演員的過程中,因為私生飯(這個名詞還沒出現前,今敏就已經精確描繪出私生飯)多次入侵她的生活。

再加上她屢屢把自己演戲的場景和現實糾纏在一起,最後現實和幻想融為一體…因為是動畫,因此幻想和現實可毫無違和的交融,幻想情境逐漸像真的,觀眾也隨著劇中人陷入不知是真是假的情境中。

女主角是個明星,本身就有很多議題可探討;首先,是偶像和入侵隱私的私生飯間的糾葛。

一開始今敏套用驚悚類型片的元素,女偶像驚覺自己的生活被無止無盡地偷窺記錄下來,遠在網路還不夠普遍的年代,今敏卻已經預視到網路在瘋狂粉絲間,將扮演多麼重要的橋樑,私生飯們將可藉著網路組成團體,一步步入侵偶像的生活。

女主角的演藝生涯表面上看似是對Me Too運動的呼應,因為她看似被演藝圈的各種勢力強逼著寬衣解帶,拍裸照、拍強暴戲等。

今敏在強暴戲那幕,用了俯角和層層疊疊的男性工作人員的眼睛,去俯視和觀看女主角在鏡頭前的掙扎;看似女主角毫無自主能力被強暴似的,讓人覺得難以直視。

片中那些瘋狂粉更認為他們的女神被毀了,但女主角的表現又遠遠超越被逼弱女子的形象,她步步經過思考,她深知自己想紅,可能得靠一脫成名,她同時想擺脫少女偶像團體的泡泡糖芭樂歌,她想單飛,也想開拓更廣大的表演空間。

說實在的,她的經紀人和電視台製作人可能有在旁敲邊鼓之嫌,但她並非全然沒有自主權,她更像是以自己的身體當籌碼,去拚搏演藝事業。

到底她是被逼?抑或自己逼自己?今敏的細緻爬梳,逼人直視演藝圈的本質,或許大眾的偷窺慾的確想扒開青春少女的衣服,但少女又何嘗不是用身體當成上位的工具呢?女星在選擇脫衣之際,真的毫無自主權嗎?

最神奇的一點應該是,到底演藝人員檯面上的「形象」是真的?還是假的?對女主角未麻的瘋狂粉絲而言,他們心目中理想的未麻是清純可愛,涉世未深的蘿莉塔,未麻只需要在台上唱唱芭樂歌,粉絲就心滿意足了。

因此這些瘋狂粉不能接受未麻脫衣或被強暴,即使被強暴只是演戲都不行,即使脫衣拍照不過是工作也不行,這些瘋狂粉把自己幻想中的未麻,強加在未麻身上,最後甚至想藉由暴力逼迫她替他們維持少女形象。

未麻的大膽一脫不但沒有被逼,反倒是她和粉絲以及過往形象的正面對決,顯示出她擺脫過往的決心。瘋狂未麻粉又分兩種,一個是瘋狂追星的詭異大叔,他在自己的小屋中貼滿未麻的偶像照,廢柴追星族最後變殺人狂。

另一個更是出乎意料,是未麻身旁的工作人員,懷抱明星夢不成,而把自己的明星夢投注在未麻身上,正當人們惋惜清純少女明星一脫成名之際,我們是否把自己對清純少女的幻想投注在偶像身上呢?

偶像確實有可能會影響粉絲改變過往習性,但大批粉絲某種程度也能影響偶像。

兩者之間的互動充滿張力,誰控制誰還真的很難說。這兩者因為虛幻的影視產品而緊緊相連,進而影響到他們的真實生活,影視產品的力量未免太大。

電影的結局尤其顯現出未麻並非弱女子,瘋狂粉們陸續露出真面目,未麻展現無比求生意志,屢次戰勝瘋狂粉的追殺,《藍色恐懼》細緻爬梳出女明星在滿佈陷阱的演藝圈中並非被予取予求。

未麻看似楚楚可憐,一副不知所措的模樣,但她其實一直有相當程度的自主性,她無刀無槍、無權無勢、甚至手無縛雞之力,但她讓人看見強悍與越挫越勇的堅持。(責編:蔡昀融、壞編、蕭文龍、黃識軒)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