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地方生活寵物Industry-Economic-Local-Life-Pets88

【壹揪看→影評】何瑞珠《曼哈頓戀舞曲》83分│紐約酷兒大觀園之旅 顯寫實質感

文|何瑞珠(紐約大學電影理論研究所碩士、資深影評人)

圖片:台北電影節/提供、翻攝自預告


電影中這對戀人的第一次衝突是,男主角突然發現女主角是跨性別女;他有些氣憤,感到疑惑,想發洩又不知該如何表達。

但跨性別女一開始出現的第一個鏡頭,是街頭酷兒一族,兩人再次相遇是紐約的變裝舞會,以及女主角介紹的「家族成員」都是酷兒;是因為白人男剛從匹茲堡來到紐約,所以對酷兒界一無所知?還是他壓根視而不見?

總之,大部分的觀眾應該早就看出端倪,但導演似乎想把男主角塑造成第一次逛酷兒大觀園的劉姥姥,啥都不知,啥都要解釋給他聽。這或許是此片可以跨界地引領各式觀眾的原因。




編導用又白又直又無知的男主角代替觀眾發問,這群酷兒已經到聲嘶力竭的地步,還是會有人看不見。反正,男主角肯定比任何人都瞎,因此觀眾不需要自責自己有多無知,就讓無知的男主角帶您闖入這未知的酷兒江湖吧。

無知男主角有許多掏心掏肺的悲慘過去。他從過去到現在都很想要有個家,無奈來不及和媽媽說再見,同父異母的姊姊則是狠到完全不想理他,匹茲堡的阿姨只想把他趕到紐約。

「好想有個家啊」,男主角存在的每一幕幾乎都能聽到他這句心底無聲的吶喊;女主角雖然也是被趕出家門一族,但她有志同道合的「酷兒家人」,她也善解人意願接納他。難怪這兩個來自完全不同世界的男女主角一拍即合。



至於跨性別女是個大美女,她的扮裝就如同呼吸般自然。反倒是男主角的「扮裝」,充滿了種種的被迫,男主角不太能適應狐朋狗友們過度直白的反同言論,但為了生存只能忍耐。

他也不太能接受把付不出租金的非法移民和弱勢族群趕走,但為了生存也只能跟著欺負弱小。他一忍再忍,最終忍無可忍,而這場對自己良知的告白,當然會發生在女主角的家,劇情非常可預期。

但男主角一路堅忍的內心掙扎戲演得很好,再加上這部片似乎不打算有太複雜的劇情,而是想強調手提攝影和貼近拍攝營造出的真實感;因此我們要看的不是高潮迭起,而是到底這些人物有多寫實和自然,由於許多劇中人就是在演自己,因此本片的確呈現了寫實質感。




電影中呈現了紐約陰暗的角落,男主角以不太合法的討債和驅逐窮人維生,女主角和她的酷兒家族似乎沒工作,所以在這座擁擠的大都會中,這些人完全沒有正當生產的工作機會嗎?那到底酷兒家族當初是如何租到房子的呢?而討債組打算一直霸佔遊民收容所嗎?


電影讓人瞥見紐約的底層生活,但可能編導也不太清楚底層人是如何討生活,因此只呈現了一群打算擺爛不交租的人,和一群反同討債流氓直男,感覺每扇門打開後,都有頗感人的故事。

不過,我們只在門打開時瞥見了三秒門後的哀嚎與無奈,編導只揭開話題度高又炫人奪目的跨性人扮裝生活;至於其他抱著小孩在生活危崖掙扎的非法移民,就算再怎麼可歌可泣,也只能隱入背景中。(責編:蔡昀融、黃識軒)

● 點我看《曼哈頓戀舞曲》預告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