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揪看→影評】李幼鸚鵡鵪鶉小白文鳥《媽!我阿榮啦》89分│光怪陸離點染深沉痛楚 質疑兵役省思軍中人權
文|李幼鸚鵡鵪鶉小白文鳥(文字工作者、資深影評人、2011 年獲頒台北電影節卓越貢獻獎)
圖片:答人文創

美美男孩徐愷,還有五天就可以當完兵;卻永遠退不了伍。
營房牆上的日曆,徐愷每次醒來都是1996年3月21日星期四。這一年,臺灣首次民選總統。
光天化日,陽光燦爛,俯攝的營區大遠鏡頭,除了徐愷,常常空無一人。這男孩顯得格外渺小,這環境因為幾乎沒人;或者說徐愷宛如置身鬼城,而讓你我不寒而慄。不必黑暗伸手不見五指也毛骨悚然。是上品驚悚,因暗夜嚇人是下品。


蔡明亮不是喜歡廢墟嗎?這部片不必斷垣殘壁,無需荒煙蔓草,不破不舊的軍營竟好似廢墟。攝影指導秦鼎昌功力非凡,以往他以黃銘正的《城市飛行》享譽。
徐愷一回又一回突然在營房臥室醒來,每次輔導長段鈞豪都要他把盤中餐吃了,而他都沒吃。要他把軍服外衣穿上,他依言穿上。每次他要回家投票,回家去看蘇明明飾演的媽媽,甚至要退伍都無法如願。
紀殷澤飾演的新兵或正經或鬼鬼祟祟進來。這部片也頗似雷奈的《去年在馬倫巴》與諾蘭的《記憶拼圖》,乍看一次又一次的重複,卻是同中有異;故事簡單清楚,情節複雜混亂,別有一番趣味。邀你我一同參與解謎。


腦部受傷真確,何時何地怎樣受傷,有各種可能性。現實、記憶、想像的交錯,呼應雷奈與費里尼電影的虛實無界,真假難辨。
受害人徐愷到頭來可能是加害人,媲美楊德昌《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的深度辯證,而非簡化成善惡兩極。軍中腐敗,霸凌暴行,直追林書宇的《海巡尖兵》。
軍方、醫學與現代科技三合一的人體、人腦實驗惡行劣跡,與克里斯.馬克《堤》遙相輝映。


徐愷年幼的鄰家女孩楊小黎如今是軍團的護理師,也是唯一勇於不服膺威權,奮力戳破軍方黑手、黑幕的鬥士,跟街上遊行控訴軍方踐踏小兵人權的社運群體分道揚鑣,但殊途同歸。

徐愷與媽媽的合照,看在徐愷或楊小黎眼裡感受各異,反映有別,是本片對影像的省思。
徐愷兩臂橫向張開,與身體構成十字架意象,凌空躍下。新兵受過宮廟薰陶,失意與靈異掛鉤,令人絕倒。「軍令如山」活像僵屍、枷鎖,置人於死,是死神之筆。(責編:葉畁威、闕鼎原、黃識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