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鏡到底的生產鏡頭助陣 《女人碎片》威尼斯影后獎到手│資深影評人│何瑞珠
凡妮莎寇比曾演過《不可能的任務》和《玩命關頭》,不過《女人碎片》和那些電影截然不同,這部電影只需看前面五分鐘就會被帶入一個緊張又壓迫的空間,鏡頭逼我們直視一場從羊水破了到陣痛加劇再到落紅和生產的過程,鏡頭既沒有移開,也沒有剪接,一鏡到底長達25分鐘,壓迫式的拍法讓人得全神貫注,通常電視或電影中的生產過程都不會拍這麼久,總是孕婦大喊大叫後,就突然切到嬰兒哭聲,但這部片甚至比許多生小孩的紀錄片更直視生產過程,而這只是《女人碎片》的剛開始而已,後來你會發現,女主角凡妮莎寇比因為這部片拿下威尼斯影后獎絕非僥倖。
劇情並沒有太驚人,嬰兒意外將導致一個小家庭分崩離析,看完前半小時後,後面的劇情似乎可以預期,但壓迫式的拍攝手法將逼使觀眾去見證每個小細節,這種拍法除了能烘托出強大的戲劇張力外,演員格外重要,在這種緊迫盯人的鏡頭下,每個演員都得很強。
雖然劇情可以預期,但編劇還是設計了些看來很愛現的台詞,譬如共振效應使得橋破裂,這段貌似家常的對話用在偷情的姦夫淫婦之間顯得很刻意,因為顯然是在對照著男女主角遇上的內爆力太大,終將毀滅兩人的關係。
遇到困難的家庭成員,是互相扶持?還是互相毀滅呢?男女主角在那段長達25分鐘的生產過程長鏡頭中,有共同的信念也互相充滿愛意,但等到重大變故後,兩人的差異逐漸浮出檯面,丈母娘因為女婿的學歷、階級和貧窮而始終瞧不起他,西亞李畢福的衝動莽撞更讓這不平衡的家庭關係急劇惡化,鏡頭來回穿梭,細細地檢視這個家庭中每個人的互動,他們也不用多說,只要同在一個屋子,彼此的互動就會自然形成一股不可言說的張力,這股不用台詞也能看懂的壓力,需要導演的鏡頭設計和演員的互動以及攝影機在密閉空間不斷朝他們進逼,才能逼出這股內在張力。
這部電影不是勝在引人入勝的情節,而是進逼式的拍攝手法和演員的爆發力,將牢牢吸住觀眾的目光。
橫跨在查理士河上的波士頓大橋看似堅固,但只要氣流、橋樑的搖晃度和鋼筋水泥的支撐力形成共振效應就可能破裂,看似相愛的夫妻可以因為愛而打破社會藩籬和成見,甚至可能因為有了孩子而使得感情更加堅固,但他們的愛情碉堡看似堅固,卻可能只因為一個縫隙就開始破裂,最後將徹底粉碎。
《女人碎片》的鏡頭像放大鏡般呈現了一段關係的裂縫,接著這個裂縫逐漸擴大到無法彌補。這部電影從男主角是造橋工人到丈母娘幫忙買車等,每一個小細節都是精心設計,女主角之後在家中種蘋果種子,以及她在街上、地鐵上到處看到小孩,象徵意象甚至有點過頭,但劇本架構完整,演員實力堅強,看似平凡的小家庭也能出現強烈家庭風暴,進而席捲觀眾,是部後座力很強的電影。(責編:謝羽彥、陳盈盈、葉畀威 編審:陳香君、蕭文龍、壞編 圖片:Netflix提供 後製:美編視覺設計組、洛杉磯編輯中心暨雲端庶務組、歐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