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編:辜辰嵐、葉畀威、LA-Johnny 編審:陳香君、文龍、壞編、歐葛 圖片:好威映象提供、取材自網路 後製:歐葛、美編視覺設計組、洛杉磯編輯中心暨雲端庶務組)
MORE NEWS:http://www.pets88.com
臺灣亞洲時報:https://twasiatimes.com
(責編:辜辰嵐、葉畀威、LA-Johnny 編審:陳香君、文龍、壞編、歐葛 圖片:好威映象提供、取材自網路 後製:歐葛、美編視覺設計組、洛杉磯編輯中心暨雲端庶務組)
MORE NEWS:http://www.pets88.com
臺灣亞洲時報:https://twasiatimes.com
【資深影評人│膝關節】 有了前面兩部《角頭》作品的觀影紅利人口,作為外傳的《角頭:浪流連》,仍舊要描繪角頭眾生們的街戰模樣與生存之道,唯一不同的是,這回加入了談戀愛這個元素。可以看得出來,底層兄弟們之間的相知相惜,也不光只是販賣男男義氣Bromance,也要有些男女之間的Romance才合乎真實樣貌。 《角頭》第一集的問題在於大橋頭混混不夠狠,王陽明飾演的反派心機也是走很單純的都更利多,頂莊這個漁港小區,作為兄弟的主戰場,雖然寫實,但張力不夠。兩大男主角的化學效應非常有限,相當可惜。 續集則是完全火力全開,北館這個主場可以說的故事顯然比頂莊多很多,光是王識賢飾演的主角之一:「仁哥」,要面對被前一個世代老大貴哥壓制,無法出頭,是一個活生生的世代困境。另一個則是跟昔日換帖劉健從友好到被迫翻臉,鄒兆龍飾演劉健這個反派非常有個人風格,讓這兩男的對立戲碼非常好看。 加上動作場面經營出色,而且敢拚血腥尺度,續集完全升級了這系列的質感規模,破億完全對得起這戲的苦心拍攝。同時,續集也推出另一條支線:仁哥手下的五虎將。這五個人的閒扯唬爛,也是一大看頭。加上張再興的出色討喜,讓底層混混的精氣神都出來了,寫實之餘,更多了幾分無奈感嘆。 既然五虎將的討喜程度明顯加分,受限於劇情關係,這幾個人無奈領便當、被關,所以時空立場只好轉成前傳,敘述這五虎將的關係,以及兄弟如何談感情?兄弟不能有粉紅泡泡的想像嗎?江湖路沒有回頭路,兄弟人的浪漫就是很直接。 編導用了很耿直的兄弟慣有的照顧情感,照顧你,就是最好的浪漫,讓鄭人碩挨家挨戶找生病的謝欣穎,牽動女主角的芳心。老實說這種單純照顧,要能擴大成浪漫擄獲芳心,其實就現代女子來說,這是一個很低的好感門檻。還好有加上幫女主角燒菜煮飯的情節,才能深化這段火花。 《角頭:浪流連》主題其實有兩個,一是要軟化兄弟的固有殺戮主題,愛情親情這類比較通俗感人的元素,這回用愛情多一些柔性嘗試,其實是不錯的。引發後面男主角憤怒失控的設計也很好,最後逼人走上絕路,五虎將被迫要暫時分道揚鑣。第二個仍是這系列的基本命題:世代對決。盛鑑被龍哥壓制,如同仁哥被貴董壓制,差別在於仁哥願意對貴董服氣,但盛鑑這個女婿角色不甘心自己出身低就被當狗看,狗急跳牆,就做出敗壞門風的劣等事蹟,最後的江湖絕路悲劇也不難想像了。 作為外傳電影來說,既不想要重複續集的步調,卻又無法忽視續集的高標規格,其實這次的外傳企圖心值得嘉許了,五虎將的性格輪廓,仍然是張再興搶戲十足,或許黃尚禾與鄭人碩之間的男兒情愫,還能再多點曖昧與衝突會更加精采。(責編:謝伊妍、蔡昀融、TW-Jonny 編審:陳香君、蕭文龍、壞編 圖片:威視電影提供 後製:美編視覺設計組、洛杉磯編輯中心暨雲端庶務組)
【資深影評人│膝關節】 有了前面兩部《角頭》作品的觀影紅利人口,作為外傳的《角頭:浪流連》,仍舊要描繪角頭眾生們的街戰模樣與生存之道,唯一不同的是,這回加入了談戀愛這個元素。可以看得出來,底層兄弟們之間的相知相惜,也不光只是販賣男男義氣Bromance,也要有些男女之間的Romance才合乎真實樣貌。 《角頭》第一集的問題在於大橋頭混混不夠狠,王陽明飾演的反派心機也是走很單純的都更利多,頂莊這個漁港小區,作為兄弟的主戰場,雖然寫實,但張力不夠。兩大男主角的化學效應非常有限,相當可惜。 續集則是完全火力全開,北館這個主場可以說的故事顯然比頂莊多很多,光是王識賢飾演的主角之一:「仁哥」,要面對被前一個世代老大貴哥壓制,無法出頭,是一個活生生的世代困境。另一個則是跟昔日換帖劉健從友好到被迫翻臉,鄒兆龍飾演劉健這個反派非常有個人風格,讓這兩男的對立戲碼非常好看。 加上動作場面經營出色,而且敢拚血腥尺度,續集完全升級了這系列的質感規模,破億完全對得起這戲的苦心拍攝。同時,續集也推出另一條支線:仁哥手下的五虎將。這五個人的閒扯唬爛,也是一大看頭。加上張再興的出色討喜,讓底層混混的精氣神都出來了,寫實之餘,更多了幾分無奈感嘆。 既然五虎將的討喜程度明顯加分,受限於劇情關係,這幾個人無奈領便當、被關,所以時空立場只好轉成前傳,敘述這五虎將的關係,以及兄弟如何談感情?兄弟不能有粉紅泡泡的想像嗎?江湖路沒有回頭路,兄弟人的浪漫就是很直接。 編導用了很耿直的兄弟慣有的照顧情感,照顧你,就是最好的浪漫,讓鄭人碩挨家挨戶找生病的謝欣穎,牽動女主角的芳心。老實說這種單純照顧,要能擴大成浪漫擄獲芳心,其實就現代女子來說,這是一個很低的好感門檻。還好有加上幫女主角燒菜煮飯的情節,才能深化這段火花。 《角頭:浪流連》主題其實有兩個,一是要軟化兄弟的固有殺戮主題,愛情親情這類比較通俗感人的元素,這回用愛情多一些柔性嘗試,其實是不錯的。引發後面男主角憤怒失控的設計也很好,最後逼人走上絕路,五虎將被迫要暫時分道揚鑣。第二個仍是這系列的基本命題:世代對決。盛鑑被龍哥壓制,如同仁哥被貴董壓制,差別在於仁哥願意對貴董服氣,但盛鑑這個女婿角色不甘心自己出身低就被當狗看,狗急跳牆,就做出敗壞門風的劣等事蹟,最後的江湖絕路悲劇也不難想像了。 作為外傳電影來說,既不想要重複續集的步調,卻又無法忽視續集的高標規格,其實這次的外傳企圖心值得嘉許了,五虎將的性格輪廓,仍然是張再興搶戲十足,或許黃尚禾與鄭人碩之間的男兒情愫,還能再多點曖昧與衝突會更加精采。(責編:謝伊妍、蔡昀融、TW-Jonny 編審:陳香君、蕭文龍、壞編 圖片:威視電影提供 後製:美編視覺設計組、洛杉磯編輯中心暨雲端庶務組)
【資深影評人│膝關節】 看片之前,很難想像《T-34:玩命坦克》是一部根據史實改編而成的戰爭動作電影。 當年因為一名蘇聯坦克兵在戰俘營時,臨終前向同袍們表示曾經有一位蘇聯戰俘開著T-34坦克從德軍坦克訓練營逃出,本來以為口說無憑。 後來因為在德國境內發現了蘇聯士兵遺體的蘇聯坦克,才間接證實了這個故事並非杜撰。 熱血題材當然值得改編,《T-34:玩命坦克》根據史實獲得靈感,變成更具有熱血民族意識的主旋律電影,相當精彩,難怪能打破俄羅斯影史開片票房紀錄。 俄羅斯電影熱愛挑戰視覺,之前看過提默·貝克曼比托夫(Timur Bekmambetov)執導的《決戰夜》、《日巡者》就知道,其實俄羅斯許多商業電影的視覺特效並不馬虎,而且戰鬥民族拍起動作橋段也不含糊,拳拳到肉的激烈風格絕對是伏特加噴發的那種濃烈嗆辣。 導演阿列克謝西多羅夫(Aleksey Sidorov)身兼編劇,刻劃了一位新官上任的坦克車指揮官,如何首次上戰場就能讓老兵心服口服,最後又如何從戰俘營中逃脫。 《T-34:玩命坦克》不做那種史詩戰爭電影,畢竟他原本的歷史條件就是一輛坦克車如何從戰俘集中營逃脫?為了能讓電影充滿張力,變成了四個戰俘與一輛只有六發砲彈的坦克車,如何欺敵? 如何聲東擊西?如何設計陷阱?如何爭取分秒必爭的生死關頭?如何利用坦克的優勢與劣勢?畢竟德國坦克機動性高,速度快。 相較之下,蘇聯坦克笨重緩慢又耗油,要能以寡擊眾都是神話,如何兼顧合理軍事條件,還能做出銀幕爽度?這戲給了很好的答案。 加上只有六發砲彈,使得他們要如何突圍都必須精算,必要發射砲彈才要執行,否則浪費一枚等於失去一次生還的機會。 當然,《T-34:玩命坦克》並非只有純粹戰場上的坦克對決,蘇聯坦克指揮官與意氣風發的德軍坦克指揮官,兩個男子之間的「相愛相殺」才更是看點。 當年兩人首度交鋒,蘇聯指揮官自知俄羅斯坦克的缺點,透過房舍掩護與精算角度,成功突襲對手。 然而戰場是殘酷的,對方陣容堅強,如何以寡擊眾終究要面對短兵相接,雙方火拼到你死我活。第二次交手,這兩男的好看戲碼就是「英雄惜英雄」,德國軍官發現只有這位蘇聯對手真正懂軍事策略,坦克如何佈局? 蘇聯戰俘坦克指揮官最後獲勝那刻,其實他也保留了部分人性光輝,不希望他的對手就此命喪戰場,而德國納粹指揮官最後的握手與放手,意義非凡。讓一部單純的戰爭爽片,增添人性厚度。那句「曹操也有知心友,關公都有對頭人」,大概就是片尾的最佳註解。(責編:謝伊妍、蔡昀融、 LA-Jonny 編審:陳香君、蕭文龍、壞編 圖片:車庫娛樂提供 後製:歐葛、美編視覺設計組、洛杉磯編輯中心暨雲端庶務組)
【資深影評人│何瑞珠】 以國片的平均技術而言,《緝魂》應是近期中攝影和剪接品質最好的一部,可惜內容有些自相矛盾,編導疑似想藉由劇情一再大逆轉,引發觀眾嘖嘖稱驚奇的效果,但似乎瞎掰到外太空,太過離奇,讓人無法買帳。 不過,對我而言,這部電影最不可信的,不是異想天開的換腦情節,而是怎麼到了2030年,還有人要因為性傾向而被逼著躲在櫃子裏? 天啊,我們的同志平權法案到了2030年依舊不被認可嗎? 《緝魂》表面上有高科技外觀和超乎科學的想像力,但實際上整部電影的意識形態仍停留在上個世紀,因此一對同志愛侶仍認為自己要隱藏性傾向才有資格當上市公司老闆? 而男同志又要利用女人當煙霧彈,再次上演《誰先愛上他的》悲劇,要一個女人守活寡,只因為男同志需要婚姻當道具,因為劇中的男同志心術不正又自欺欺人,導致戲中的這座豪宅中只剩下愁雲慘霧和邪魔歪道,他賺大錢住豪宅是為了折磨自己?同時折磨別人嗎? 古斌演的王世聰因為是同性戀,所以對妻子冷淡可以理解,但為何他對兒子也事不關己?還想斬草除根? 只因為兒子不聽話就得被害死嗎?虎毒都還不食子,他是惡魔嗎?他的問題不是他的腦能不能換,而是他為何這麼邪惡?還毫無反省能力?害慘自己的妻兒卻沒有受良心譴責?他還是人嗎? 王世聰的妻子原本是科學家,能研究換腦科技想必是業界頂尖,但她甘願讓自己困在豪宅中,不願發揮自我,她的生命只能依附在男人身上嗎? 沒有男人就要玉石俱焚?她真的是科學家嗎?如果這部片的同志觀仍停留在八零年代,那這部片的女性應該還在清朝吧? 一個中國來的孤女簽下賣身契,就得任由台灣富豪宰割?怎麼中國到了2030年還沒脫貧啊? 導演把主戲給了張震和張鈞甯這對夫妻,張震為戲瘦身賣力投入角色,演技的確亮眼,但他演得是個已經罹癌,不久於人世的病患,發揮空間有限,真正能演技大爆發的角色應該是,孫安可演的李燕,李燕能有初來乍到的生澀,被王世聰上身後對當女人的躍躍欲試,甚至還有中邪,一下子演媽媽,一下子演爸爸等各種選擇,簡直是數種人格隨她選,但孫安可的鏡頭卻沒有張震多,相當可惜。 如果是外國電影,《丹麥女孩》在一百年前醫學還不發達的年代,都能動變性手術,但如果是國片,就算砸預算營造出未來感,十年後想變性的台灣富豪仍只能躲在豪宅裡,遮遮掩掩,虐妻害子,這部電影再怎麼有未來感,卻只讓人看到過時的恐同厭女情節。(責編:謝羽彥、陳盈盈、葉畀威 編審:陳香君、蕭文龍、壞編 圖片:威視電影提供 後製:美編視覺設計組、洛杉磯編輯中心暨雲端庶務組、歐葛)
【資深影評人│膝關節】 近代樂迷認識德籍簡約主義音樂家馬克斯李希特 (Max Richter),多半是從2004年發表的《藍色記事簿》(The Blue Notebooks)認識他。該專輯中的「On the Nature of Daylight」大大走紅,甚至成為電影《異星入境》最感人的情節背景音樂。馬克斯李希特巧妙地讓新古典音樂走入後搖滾、實驗音樂、電子音樂、影視配樂,這對於一個當代古典作曲家來說是很罕見的資歷。不過近代許多影視配樂都找來跨界合作,跨界合作成了這些年的音樂顯學。 古典音樂人跨足主流音樂會增加商業條件,老實說這對既定守在古典音樂的作曲家來說絕對是好事。馬克斯李希特之前2015年在 DG 發表的《舒眠曲》專輯,更是非常神奇的製作態度。 他要做一張給大家聽到睡著的專輯。這應該很特別了吧,因為聆聽音樂哪有人希望你聽到睡著?但他認為人類睡著之後,聽覺的本能仍舊運作中。那麼,睡著後的腦波會如何解讀我們所聽到的音樂呢?這張專輯長達8小時,完全挑戰聆聽的定義,這就是他創作的趣味之處。睡眠、夢、音樂、頻率,如何串聯起來,成為真正的虛擬的夢境與真實的音場可以對話互動,這就是《舒眠曲》的高明之處。 當然,聽是一回事,但如何執行演奏會呢?這部紀錄片帶來如何在眾人面前演奏長達8小時的音樂會。於是大家看著音樂表演是一回事,帶著睡袋來入眠才是基本模式。馬克斯李希特帶著樂手們在台上輪番表演,他自己則是上班打卡接近完整8小時,成就了連續演奏單一曲目最長最久以及史上第一場睡著聽的演奏會。 他表示透過入眠時的低頻感應,寫出重複旋律,加上細微變化,能讓大腦接受訊號的同時,音符讓我們的聽覺與「靈魂洗淨」得以找到同步化的可能性。這也是為何這場音樂會能讓許多樂迷如癡如醉地前往朝聖,畢竟這是一場讓你來睡覺的音樂會。...
© 2021 NEWS REPORT - Google News RSS by G.N.RSS.
© 2021 NEWS REPORT - Google News RSS by G.N.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