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娛樂新聞E-news

【壹揪看88影評】膝關節│《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用生命挑戰禁忌!陳昊森曾敬驊BL戀 男男激情見真情

▲ 點我聽內容↑。

文|膝關節(電影通路工人,影評人)

圖:氧氣電影/提供、美編視覺設計組/後製

陳昊森

陳昊森

台灣同志片向來是非主流中的主流類型,同志片有基本觀影族群,這使得這些年同志片始終是熱門開發項目。

台灣從《盛夏光年》開出熱議的第一槍,其實更早之前的《藍色大門》也是講女女戀,只是後來的我們習慣看為一部沒有結局的青澀初戀故事,陳柏霖與桂綸鎂搭不上線,因為女主角心儀的是女孩。

柳廣輝導演受到監製瞿友寧的鼓勵之下,將自己的初戀融入改編,雖說BL戀慢慢地成為少女們、同志族群喜歡看的特定類型。

但能否讓兩位男主角擦出大銀幕火花,這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糟糕的情況多半是兩位男主角各演各的,浮誇的演技取代真情流露,掩飾對同志之愛的認同度。

然而,《刻在你心底的名字》這組男主角陳昊森與曾敬驊徹底展現彼此情感,從開始的曖昧試探到被迫激情,從友情到愛情,被迫理解的愛情與內心掙扎與社會眼光。

編導花了很多場域、符號,來轉化這組同志之間的認同昇華。

從開場的泳池,兩人赤裸的青春肉體,就略帶暗示地天雷勾動地火。

但為了掩飾羞澀愛意,透過憋氣躲在泳池裡,彷彿就是用生命去挑戰那些禁忌,即使是無法呼吸也毫不在意。

由於導演與監製高中成長的年代剛好就是解嚴前後,拿這個時代背景置入成為股市背景,自然能更呼應同志愛戀受到的禁忌壓力,就算時代解嚴了,社會對於同性之愛、多元成家這樣的議題,仍然無法突破那些眼光斥責。

陳昊森與曾敬驊的優秀演出,曾敬驊飾演追求自由釋放的Birdy,但自我認同矛盾最大,陳昊森飾演的阿漢,則是一個早就理解自己性向,卻也苦於無法表達。

這組男男戀,從勾引出櫃,到被迫回到櫃子裡,還要為了順應社會眼光,兩男要扮演回去那個不屬於自己的性向認同。

曾敬驊的掙扎詮釋出那種抑鬱苦楚,特別是兩男在淋浴間,從陳昊森幫他搓澡到最後勾起天雷地火,最後曾敬驊羞愧面對激情,反而造就更多兩人之間的衝突。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有著濃濃的作者印記,與特殊的時代背景,加上同志之情的種種困頓無解,都在這部青春愛情作品中,得到抒發壓力的樂觀想像。

特別是最後兩人多年後的異地相遇,那樣的自由解放,雖然台灣已經走向多元成家的新階段,對於多數守舊人士來說,那些當年受到壓抑而無法順利愛下去的人們,以及為了應付保守主流眼光,同志被迫結婚生子的慘事也不少。

為了稀釋那些制約壓力,故事透過最後一場青春與此刻的交手,讓中年組的兩人,遇上了少年組的彼此,成就了一場神奇的美好想像橋段。(責編:謝羽彥、陳盈盈 編審:陳香君、蕭文龍、黃識軒 後製:美編視覺設計組、影音組)

● More you might have interesting, check and click this link:http://www.pets88.com

Justify Media ★ Press News Media ☆ Totally different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