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

政治新策Politics

【壹揪看→媒體改革】裁廢8年!司法特考有漏洞 不知新聞局已逝

[optin-monster slug="jhvxiceefdagxprwv3o2"] 新聞局,已逝……   蔡昀融、黃識軒/台北報導 政府在廢了出版法後,又於2012年裁廢新聞局,改增設文化部;然而,看似欲實現媒體自主、新聞自由的階段性美意之舉,卻在相關決策人員未詳實妥處規畫下,使臺灣傳播媒體無主管機關多年,亦無相關規範有關出版內容媒體應遵循之準則及標準,還令記者專業蕩然無存。 施政不當決策導致媒體亂象加劇,如今新聞也依舊不甚自由或過於自由到侵犯人權、工作權、採訪權等,違反憲法對新聞媒體從業人員應有之保障,俾利報導於眾之公益服務提供內容資訊等,以達人民基本「知」的權利。基於15日進入偵查不公開程序處理中,相關深入內容將於日後再揭。 不過,記者15日於司法單位進行相關處理時,竟從公職人員口中聽及所言「媒體記者主管機關不是新聞局嗎?」頓時質疑政府相關考試體制是否出現漏洞與缺失,公僕豈能不懂產業在體制端的現狀、不知新聞局已裁廢變文化部?如此該如何依法執行其獨立權?進而做出適當處置?文化部也真該廢了。 由於近年亂象過於嚴重,社會秩序始終難以回到正軌;陳菊上任監察院院長一職前,前院長張博雅與所屬監委亦曾針對新聞局裁廢後,點出政府數項缺失;包含「一、原新聞局裁併後之人員、經費均無顯著減少,未符合組織改造精簡之宗旨,組織再造顯係成效有限,且國際宣傳有弱化跡象」。 「二、原新聞局裁撤併入外交部國際傳播司後,由於內外環境更加艱困,以外交部國際傳播司之綿力,實不足以因應國內外之險峻局勢,亟需以行政院的高度,規劃、指揮、推動及整合各部會之國際宣傳業務。」 「三、裁併後外交部國際傳播司推動國際宣傳業務之績效,受限於該部本位主義之業務取向,欠缺跨部會橫向協調整合之機制。」等共由監察院提出五點足以糾正之處,但業界實際上積存多年陋習及因政府不當施政決策導致從業人士權益受損、甚至迫害新聞自由的狀況至今仍層出不窮;黑手遮天,有違新聞倫理。 其實,媒體亂象至今超過20年,除因過往產學上問題「學無以致用」,還未獲解決便遇上政府廢出版法、裁新聞局等新政;再加上網路發展太快且隨之而來的影響席捲全球,竟使得臺灣原有問題爛化成「學無所用」,更遭不肖人士扯出「假新聞」議題風波,誤導視聽,影響新聞從業人員專業與格調水準。 新聞一詞的中文意思解釋很清楚明確,即為新的資訊、消息;不肖人士趁亂徒生是非、炒作相關議題、轉移問題核心,抨擊傳媒報導失真,實為踐踏長久以來新聞編採作業體制內之流程及規範。畢竟真正的缺失在產學雙方,以及網路從使用工具轉變為媒體後,自然不應任人皆可隨意架設網站。 因此終歸是政府的錯,在不當時機鬆綁體制,又未能有妥處規劃,造成媒體亂象令全民詬病竟已長達20多年,豈是宣稱民主自由之國應有的模樣;昔日經手的相關公僕,都應自我反省如此恣意妄為連帶對產業、國家發展等各層面所造成之影響,負起歷史責任。 瞎的是,新加坡施行較適宜之方因應網路轉型為新媒體;掌管電信、電波相關的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莫名接手應由文化部或經濟部處理之網際網路視聽管理法草案公聽會時,竟稱星國該舉過當。 不專業、不瞭解實務面的NCC,憑什麼依據和標準足以論斷他國政策,凸顯對產業的點、線、面都相當無知。難道總統蔡英文2020就職演說提及「臺灣是亞洲四小龍第一」,莫非是指在自我感覺良好這一點上,臺灣奪冠? 要確實改善亂象,得從問題最癥結點著手;剷除病灶後,再加以療養,待其體制內外一致恢復到位,即可發揮第四權在民主社會中最強之功效,進而促進各產業發展及國家之進步。換言之,產學皆得全面接受如同健檢般的進行「媒改」並再教育、汰除不適任者,才得以落實第四權,而非淪為任何單位宣傳之工具。 但,政府施政上的不當決策,影響甚遠,亦應有相關罰則懲處機制,以表負責。至於今年七月中,原有的公務人員懲戒委員會改為「懲戒法院」,已於上月正式成立運作,詳可點我。  

Read More »
政治新策Politics

【壹揪看88國政教化】國家不認施政決策錯誤 全民也無義務費時糾正敦促國家發展

國家………………………….. [optin-monster slug="jhvxiceefdagxprwv3o2"] 黃識軒/特稿 國家 繼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澆人冷水後,15日再與文策院、教育部溝通,仍盼有助於大眾傳播媒體逾20多年於新聞報導、節目等產製內容亂象。 有鑑於中央各部會議處媒體新聞領域事務同仁,不甚了解新聞實務上的編採工作與相關法規規範及保障媒體自主、新聞自由等基本原則;即日起各機關所提之意見,基於尊重所配合的文書相關內容或為求報導屬實之相關佐證,亦將揭露於本媒體單位所屬各媒體平台,久存雲端供歷史佐證之需,並藉以作為落實第四權監督之證明。   以下為隸屬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之「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於該官網所提交內容全貌: =========================================================================================================   一、關於參與平臺 這是一個政府與民間互動溝通的單一討論平臺,由國家發展委員會建置。 您的參與能讓政府施政更為周延未來行政機關的政策計畫,將朝向公開透明、公民參與及強化溝通之目標邁進, 讓政府與民間的社會氛圍趨向信任之夥伴關係。 政策透明化,除讓您了解自身的權利外,同時也能監督政府的執行力您可以是中華民國的國民,也可以是居住在臺的外國人士,只要您有讓臺灣變得更好的想法,都可以在參與平臺提出您的意見,不論您的意見是贊成的,或是反對的,我們都不會忽略,因為您的意見都是督促臺灣向上提升的動力我們非常歡迎您能提出具體明確的意見,不論影音、照片、文字、國際趨勢、研究數據等我們都接受相對的,當您持反對意見時,亦請務必提出反對原因讓我們知道,作為政府後續調整施政方向的參考請讓參與平台能聽到您的聲音,一起守護這塊家園,讓臺灣變得更好。 二、如何參與 要讓您的參與變成可行的政策,請先了解行政機關可以做什麼及什麼是不能做的?並請您以自身專業及經驗提出「應該做什麼」或「如何做可以更好」等意見,對我們才有幫助。 三、瀏覽 請您利用一些時間先瀏覽已公開之議題,了解機關已經做了什麼?現在及未來想做什麼?有什麼預期成果與效益?資訊正確性是否完備?議題或政策規劃是否符合國際趨勢潮流?亦或者我們遺漏了些什麼?…

Read More »
產經地方生活寵物Industry-Economic-Local-Life-Pets88

【壹揪看88調查appledaily】媒體主責機關!閱聽眾認為應該是 文化部?經濟部?NCC?

【Media Chaos】        appledaily 媒體主責機關! 文化部?經濟部?NCC? 謝羽彥、陳盈盈、蔡昀融/台北報導 臺灣自前新聞局局長蘇正平,任內裁新聞局改設文化部後;傳播媒體就業環境,與所提供予閱聽眾的各類內容品質,皆年復一年的每下愈況,頻惹議或挨批!真相是如今毫無主管機關,導致日前政府紓困政策,經濟部第一線同仁對傳媒單位討紓困也不知該如何是好。 我國傳播水準當前慘況,就好比2020年的現在,已輸給對岸的中國大陸。不僅因沒了主管機關變成像是「放牛班」,許多中央強調的政策如「勇於拒絕性騷擾」、「維護勞工就業環境」、「要求雇主合理對待勞工」等口號,竟在傳播業界真實上演,屢次發生高層不當對待下屬同仁等言行,諸多糾紛爭議傳出。 據悉,因媒體無主管機關,讓政府單位難以有理的插手監管照護相關受擾之勞工們;也難釐清,究竟傳媒業界以訛傳訛的景氣不好之真假的實際情況為何? 畢竟至今上百家電視台也未有收攤消息傳出,只有臺灣《壹週刊》因自行從出版型媒體轉為數位型媒體後,涉及違反多項法令規範,加上欠缺好人才產製更多豐富內容難吸金,才被迫於今年二月收攤;之後,與《蘋果日報》率先於亞洲推行的「訂閱制」也掉漆。 《蘋果日報》重新開放免費閱覽網站的報導內容,臺灣《壹週刊》則繼續賴著舊有內容,於網路上多少賺賺點閱流量。 臺灣《壹週刊》的臉書粉絲團則因過往品牌打響知名度,吸引達280萬的高額粉絲,似因此令其法定代理人、社長邱銘輝難割捨,如今仍不時有更新粉絲專頁的內容,讓宣稱停業的該媒體彷彿仍依舊存在於業界,成為真正的「假媒體」。(責編:黃識軒)

Read More »
產經地方生活寵物Industry-Economic-Local-Life-Pets88

【壹揪看88調查appledaily】媒體主責機關!閱聽眾認為應該是 文化部?經濟部?NCC?

【Media Chaos】 appledaily 媒體主責機關! 文化部?經濟部?NCC? 謝羽彥、陳盈盈、蔡昀融/台北報導 臺灣自前新聞局局長蘇正平,任內裁新聞局改設文化部後;傳播媒體就業環境,與所提供予閱聽眾的各類內容品質,皆年復一年的每下愈況,頻惹議或挨批!真相是如今毫無主管機關,導致日前政府紓困政策,經濟部第一線同仁對傳媒單位討紓困也不知該如何是好。 我國傳播水準當前慘況,就好比2020年的現在,已輸給對岸的中國大陸。不僅因沒了主管機關變成像是「放牛班」,許多中央強調的政策如「勇於拒絕性騷擾」、「維護勞工就業環境」、「要求雇主合理對待勞工」等口號,竟在傳播業界真實上演,屢次發生高層不當對待下屬同仁等言行,諸多糾紛爭議傳出。 據悉,因媒體無主管機關,讓政府單位難以有理的插手監管照護相關受擾之勞工們;也難釐清,究竟傳媒業界以訛傳訛的景氣不好之真假的實際情況為何? 畢竟至今上百家電視台也未有收攤消息傳出,只有臺灣《壹週刊》因自行從出版型媒體轉為數位型媒體後,涉及違反多項法令規範,加上欠缺好人才產製更多豐富內容難吸金,才被迫於今年二月收攤;之後,與《蘋果日報》率先於亞洲推行的「訂閱制」也掉漆。 《蘋果日報》重新開放免費閱覽網站的報導內容,臺灣《壹週刊》則繼續賴著舊有內容,於網路上多少賺賺點閱流量。 臺灣《壹週刊》的臉書粉絲團則因過往品牌打響知名度,吸引達280萬的高額粉絲,似因此令其法定代理人、社長邱銘輝難割捨,如今仍不時有更新粉絲專頁的內容,讓宣稱停業的該媒體彷彿仍依舊存在於業界,成為真正的「假媒體」。(責編:黃識軒)

Read More »
影視娛樂新聞E-news

【壹揪看→影評】塗翔文、歐葛《心靈咖啡館的驅魔師》│黑箱分級敗壞文化!買日片當娛樂非原創 縱容幸福科學宗教組織瞎扯傳播惡魔

文|塗翔文(電影工作者、影評人)、歐葛 圖片:原創娛樂、翻攝自預告、取材自網路     這部電影上映前,行銷宣稱「日本五週票房冠軍」;但光從影片預告就能略知情節方向,讓人好奇該片在台發行片商是從何獲得什麼樣的戲院票房收益數字? 不過,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台發行片商是「原創娛樂」,其官網還以英文字creative(意指:具創意的)為LOGO標記網站識別;字面上對片商的第一印象,應會誤認為娛樂提供具創意性的原創內容。 然而,片商自介內容表示「成立於2007年,是一家位於台灣的分銷和銷售代理公司…主要專注於戲劇、DVD、新媒體到機上電影和電視內容的國際銷售和收購…每年都積極參與國際電影市場…與全球主要發行商建立良好合作的行銷網絡」。白話說,就似本片產製於日本藝能界,在台播映外片吸金啦! 據悉,在台片商除美商八大,也有港商與本土公司;20年前因媒體亂象,間接有了提升影視文化內容品質的聲浪。 政府胡亂決策裁廢了新聞局,增設文化部,導致媒體單位無法管,2020年的現在閱聽眾對媒體新聞等傳播內容已爛成習慣了;但,還是得提醒大眾,政府花了好龐大的多筆金費預算在文創產業上,去年還搞出了一個文策院,並找陳珊妮拍過廣宣片。 上億納稅金因此進了該院,文化部日前又遭曝補助爛片《破處》1200萬元;原來新台幣這麼多,多到亂花濫用,納稅義務人卻仍有多數辛苦打拚生活處於缺錢又、無助的窘境。不知成立文策院是否又因即將裁廢文化部,但能確定的是文化部應算涼缺,內部同仁無能、不專業,任由納稅金四處分派。 無奈,媒體只是具備無實際干涉陋習改善亂象的權力、第四權「監督」,因此從原創娛樂在台上映日片《心靈咖啡館的驅魔師》這部片,全民皆應有兩點質疑;一是該片光預告台詞就有「去死」、「惡魔」等對年幼閱聽眾培養健全心靈發展是不宜的,影片分級卻僅是保護級。普羅大眾應有判斷該片至少屬「輔12級」的常識吧! 另一點則是,原創娛樂不做原創內容促進國內影視產業發展,推銷外片有何良善用意?社會新鮮人不用猜也知道是純粹為了賺錢的金錢利益罷了,卻能藉此瞭解原來投注大量資源於文創產業影視內容上,難以令臺灣有所進步或更好的發展。 尤其,國片還在自我感覺良好的氛圍中,缺乏高瞻遠矚的知識,政府又不輔導精進產業的國際競爭力;不清楚文化部、文策院是否瞭解臺灣電影圈現在實際的狀況與問題,連影片拍攝題材與類型也敗給了對岸的中國大陸。「沒資金」、「景氣不好」也非實用的藉口了,因為文化部很富有,蒙騙不了大眾雙眼。 此外,該片掛名製作總監與原著的大川隆法,是日本「幸福科學宗教組織」的創始人;女主角就是當年為了宗教出家、鬧上新聞版面沸沸揚揚的清水富美加。 電影中故事情節的安排在敘事上一廂情願,不顧細節,一切奠基只為光明打擊黑暗這種口號般的呆板設計,似乎就變得理所當然了。 原來這是個目的性十足的電影,所以一切都導向宗教式的功能性概念。   ▲ 清水富美加。 借用過去所看過日本懸疑電影的經驗,試圖看透《心靈咖啡館的驅魔師》,卻始終難讓人理解該片,最終一直被電影傳教般的形式呈現打破現實,也才發現它的怪異和詭譎。…

Read More »
自動線上看Auto Online-Watching

【線上看】國片落後全世界! 2019年中國大陸號稱首部自製鯊魚片《血鯊》

總編輯前言/台北撰文  臺灣是已開發國家,今年蔡英文就任總統的演說中,更提及我國:「是亞洲四小龍第一!」  然而,民主自由的社會,卻仍遭政客瞎搞;有心人士藉機發橫財,賺到了是否該多做些回饋的善行義事?若有,我們仍應心存感謝;若無,請捫心自問對得起大眾和親友嗎?  我們共同在寶島生長,打拚奮鬥為得是更好的未來,讓後人的生活過得比我們現在還要舒適與便捷,不是嗎?  今年初,政府與執政黨頻花時間搞口罩議題。如今,搭捷運戴口罩成例行公事,捷運站內保全原在維護乘車秩序確保大眾安全,卻淪為舉牌義警在站內外盯人戴口罩;日前又推出頗具質感與看得出費時巧思下所產出的三倍券!  有時間搞這些,為何不檢討究竟為國家發展做了什麼實質有益的事?難道至今只能有一位李遠哲?一名導演李安?臺灣的國際競爭力有如此差嗎?  千禧年後,網路頓時蓬勃發展,科技進步與快速轉變了大眾對傳媒的使用習慣;媒體沒經驗遭逢重大衝擊,遇上執政的政府與政客不忘堅持強打口號「媒體自主、新聞自由、言論自由」,結果媒體亂象變得更糟糕,沒有找出真正問題、從根本去解決存積已久的癥結。  可見無能的掌權後,才發現對諸事十分無知卻又難屏除私慾,導致徒生沒意義的事欲凸顯有所作為,真相是臺灣20年沒多大不同。對岸的中國大陸卻在這20年,不斷進步,推手之一必有臺灣人出力。  據悉,10年前中國大陸頻向我國影視人才示好、合作、高薪挖人才赴內地;近年,陸續有相關臺客返國求職,記者多方了解後獲悉原因多指「臺客高薪,影視上的技能與行銷步數都已到手,自然不再被需要」。  日前國片《破處》上映前噱頭多,還在台北電影節搶風采;影評人何瑞珠爆該片獲文化部補助金約達1200萬,文化部同仁卻表示:「 經詢問影視局瞭解,國產電影片長片輔導金及國產電影片國內創意行銷補助要點申請,有經組成評審小組評選後通過。」  拜託,那筆錢也有你我的納稅金,花這麼多鈔票還在喊「沒錢」?「沒製作費」?當然,事實並非如此,真相極為可恥。上百台電視頻道內容有少過?近年除臺灣《壹週刊》,有哪間廣、電、出版媒體,單位受營收影響,導致收攤停業,不再提供傳播資訊等服務?  更多詳情擇日再依調查採訪之事實,報導揭露於眾,雲端所紀錄下的歷史也將可令後人驗證一切真相。《派特》暨臺灣《亞洲時報》總編輯 黃識軒(歐葛)2020.08.05。   ● 點我立即線上看臺灣跟不上世界影壇重要主題之一的2019年中國大陸號稱首部自製鯊魚片《血鯊》

Read More »
產經地方生活寵物Industry-Economic-Local-Life-Pets88

感謝蔡政府讓臺灣未來真美好 不僅有菜英文還免念書一起混吧 

黃識軒/台北報導 一言難盡,卻是事實!很抱歉,我們專業的媒體從業人員不能接受。對不起,請尊重我們媒體人與閱聽眾。每一份工作都需要受教、學習後,才得以熟能生巧;而在這之上則需要相關規範,以利約束管理人員及維持控制內容等服務品質。 任何人都能隨意擁有平台發聲,這稱之為部落格;媒體傳播包含影視文化藝文教育政商財經社會等範疇太廣大,目前全臺灣大專院校相關科系院所都沒有一位配稱得上專業媒體人的教職人員,更遑論文化部、NCC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已非傳媒主管機關,必須再次稱讚立法院教育委員會的立委們實在好棒棒! 連媒體、部落格都不會分辨,難怪控制不了傳媒亂象。說真的,現在全國人民都是媒體人,蔡政府開記者會,記得要家家戶戶廣發邀請函,有本事亂搞媒體,也要有種面對問題,不要怕,好嗎?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 蔡英文總統,希望您能看見本篇報導,可打開溝通之門,不然以後的歷史課本上您會被如何紀載?看您在不在意囉!《鏡周刊》的執行副總編輯宋筱玲若看到也請代為轉達或直向總統報告。 ▲宋筱玲。(黃識軒/攝)

Read More »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