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歌唱大賽:火焰傳說

產經地方生活寵物Industry-Economic-Local-Life-Pets88

【壹揪看→影評】塗翔文《歐洲歌唱大賽:火焰傳說》│娛樂兼煽情 喜劇熱鬧勵志

文|塗翔文(電影工作者、影評人) 圖片:Netflix/提供、翻攝自影片畫面 首先,閱聽眾中看影評的讀者,因為網路雲端無國界,來自世界各地;但是,對台灣的觀眾而言,或許不見得都很瞭解「歐洲歌唱大賽」的傳統。 這個從五0年代開始舉辦的跨國歌唱比賽,以聯誼為目的,由各國派出代表做歌唱表演競賽,歷來最有名的參賽者像阿巴合唱團、席琳狄翁,後來都成了國際知名的音樂紅人。 這部《歐洲歌唱大賽:火焰傳說》就是依據這個累積多年傳統的活動為經緯,杜撰出一組來自冰島的男女對唱組合,描寫他們如何勇敢追夢參加比賽的過程。 本質上來看,這是一部標準的勵志片。和所有運動型電影一樣,主角在所有人都不看好、甚至唱衰的情況下,一路征戰到最終的比賽,激勵所有觀眾的熱血沸騰。 看得出男主角兼編劇之一威爾法洛,下了不少功夫研究歐洲歌唱大賽的規則、傳統,甚至各國傳奇故事,最終選擇冰島做為故事的主軸。 這也算是其來有自。故事裡,因為阿巴合唱團的成功之路,激勵了男主角從小立誓要進軍歐洲歌唱大賽;冰島大概是北歐國家中,人口、資源等各方面最袖珍的一國,以此為背景,更添其趣味與傳奇性。 電影整個基調還是在搞笑,所以夢想從冰島的偏遠小鎮發起,過程中忍不住把兩個冰島人詮釋的像是劉佬佬進大觀園一樣可笑,就像個超級鄉巴佬;雖然笑點不少,但實在很難不讓人覺得既刻板化又帶點岐視的味道。 當然其中也有一些不入流的黃色笑話鑲嵌其中,這大概亦是一貫威爾法洛電影的必有風格。 不過撇除這些不談,《歐洲歌唱大賽:火焰傳說》在標準類型法則之下敘事鋪展,還是做到了應有的娛樂性與煽情能量。 配合歐洲歌唱大賽的賽制,從初選到半決賽,這對男女對唱的「火焰傳說」組合,幾乎都是誇張得以各式不可思議的荒謬理由晉級。但這類勵志電影必有的「逆轉勝」,則意外地在電影裡提早出現,最終反而以愛情線的翻轉與體現,變成另一個意想不到的高潮。 電影裡還有父子關係的化解、冰島國家民族傳統的彰揚,以及像是老生常談卻永遠有用的告訴大家:勝利不見得是夢想實踐的唯一目標,唱得開心、唱出自己的風格和心聲,似乎才是音樂存在於這個世界上的美好真理。 雖然故事老套,但好萊塢拍起此類電影還是非常專業,電影裡幾場大場面的比賽場景與調度,都有拍出氣勢;音樂部份也很精彩,原創歌曲方面,有仿傚阿巴合唱團風格的「芭樂歌」,也有認真為了電影情節與高潮創作的動人曲子。 而拚貼老歌也讓人很有共鳴。其中一場在派對上各國選手大家一起唱的熱鬧戲碼,則串起了雪兒、瑪丹娜等多位名歌手的超級紅歌,在電影裡掀起了如KTV般的繽紛效應。 威爾法洛親自演唱,嗓音渾厚有些令人驚喜;女主角瑞秋麥當斯雖然由別人代唱,但她難得演出傻大姐形象搞笑,也算有所突破。 片中還有不少大牌星星客串共襄盛舉,也算是非常符合全片熱鬧搞笑、歡樂無限的氣氛。影片最後打出演員字幕同時,還刻意放上大家的國籍國旗,既像是模仿歐洲歌唱大賽本身的傳統,也呼應了這個比賽希望大家和平交流,像是世界村一般的美麗理想與初衷。(責編:陳盈盈、黃識軒)

Read More »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