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葛

全世界國際間消息World-International Info.

聽眾游欣宜管很大 DJ歐葛鼓勵她快發片當歌手

謝羽彥/台北報導 文待補

Read More »
影視娛樂新聞E-news

【壹揪看→影評】塗翔文、歐葛《心靈咖啡館的驅魔師》│黑箱分級敗壞文化!買日片當娛樂非原創 縱容幸福科學宗教組織瞎扯傳播惡魔

文|塗翔文(電影工作者、影評人)、歐葛 圖片:原創娛樂、翻攝自預告、取材自網路     這部電影上映前,行銷宣稱「日本五週票房冠軍」;但光從影片預告就能略知情節方向,讓人好奇該片在台發行片商是從何獲得什麼樣的戲院票房收益數字? 不過,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台發行片商是「原創娛樂」,其官網還以英文字creative(意指:具創意的)為LOGO標記網站識別;字面上對片商的第一印象,應會誤認為娛樂提供具創意性的原創內容。 然而,片商自介內容表示「成立於2007年,是一家位於台灣的分銷和銷售代理公司…主要專注於戲劇、DVD、新媒體到機上電影和電視內容的國際銷售和收購…每年都積極參與國際電影市場…與全球主要發行商建立良好合作的行銷網絡」。白話說,就似本片產製於日本藝能界,在台播映外片吸金啦! 據悉,在台片商除美商八大,也有港商與本土公司;20年前因媒體亂象,間接有了提升影視文化內容品質的聲浪。 政府胡亂決策裁廢了新聞局,增設文化部,導致媒體單位無法管,2020年的現在閱聽眾對媒體新聞等傳播內容已爛成習慣了;但,還是得提醒大眾,政府花了好龐大的多筆金費預算在文創產業上,去年還搞出了一個文策院,並找陳珊妮拍過廣宣片。 上億納稅金因此進了該院,文化部日前又遭曝補助爛片《破處》1200萬元;原來新台幣這麼多,多到亂花濫用,納稅義務人卻仍有多數辛苦打拚生活處於缺錢又、無助的窘境。不知成立文策院是否又因即將裁廢文化部,但能確定的是文化部應算涼缺,內部同仁無能、不專業,任由納稅金四處分派。 無奈,媒體只是具備無實際干涉陋習改善亂象的權力、第四權「監督」,因此從原創娛樂在台上映日片《心靈咖啡館的驅魔師》這部片,全民皆應有兩點質疑;一是該片光預告台詞就有「去死」、「惡魔」等對年幼閱聽眾培養健全心靈發展是不宜的,影片分級卻僅是保護級。普羅大眾應有判斷該片至少屬「輔12級」的常識吧! 另一點則是,原創娛樂不做原創內容促進國內影視產業發展,推銷外片有何良善用意?社會新鮮人不用猜也知道是純粹為了賺錢的金錢利益罷了,卻能藉此瞭解原來投注大量資源於文創產業影視內容上,難以令臺灣有所進步或更好的發展。 尤其,國片還在自我感覺良好的氛圍中,缺乏高瞻遠矚的知識,政府又不輔導精進產業的國際競爭力;不清楚文化部、文策院是否瞭解臺灣電影圈現在實際的狀況與問題,連影片拍攝題材與類型也敗給了對岸的中國大陸。「沒資金」、「景氣不好」也非實用的藉口了,因為文化部很富有,蒙騙不了大眾雙眼。 此外,該片掛名製作總監與原著的大川隆法,是日本「幸福科學宗教組織」的創始人;女主角就是當年為了宗教出家、鬧上新聞版面沸沸揚揚的清水富美加。 電影中故事情節的安排在敘事上一廂情願,不顧細節,一切奠基只為光明打擊黑暗這種口號般的呆板設計,似乎就變得理所當然了。 原來這是個目的性十足的電影,所以一切都導向宗教式的功能性概念。   ▲ 清水富美加。 借用過去所看過日本懸疑電影的經驗,試圖看透《心靈咖啡館的驅魔師》,卻始終難讓人理解該片,最終一直被電影傳教般的形式呈現打破現實,也才發現它的怪異和詭譎。…

Read More »
產經地方生活寵物Industry-Economic-Local-Life-Pets88

【壹揪看→影評】王志成《警官瑪契拉》│精采絕倫!傑作不看可惜 無間道裡黑道宮鬥

文|王志成(紐約大學電影製作研究所碩士。曾任《首映》(Premiere)雜誌台灣版總編輯,現為自由編導、影評人。)圖片:Netflix/提供、取材自網路、翻攝畫面 《警官瑪契拉》是這幾年我看到最好的影集之一。由《The Bridge》的瑞典編劇原創,拍了三季,前二季都環繞著連續殺人案展開,第三季另闢蹊徑,因為幼女瘁死而自責、自殘的女警官瑪契拉,因為昔日造假的基因樣本,被誤認為火警死亡,重新現身在北愛爾蘭首府貝爾法斯特時,她深入當地最大黑道家族臥底。第三季急轉直下、180度迴轉的情節,從第一集開始就讓人跌破眼鏡,濃妝豔抹的瑪契拉依舊不時記憶斷片,也依舊在斷片時暴怒不知造成誰的傷亡,連自己的記憶都不能相信,讓她的臥底任務隨時會穿幫。但她機警的臨場反應,跟不按常理出牌的行為作風,一路化險為夷。演到第三季,《警官瑪契拉》娛樂性非但沒有下降,藝術性還持續拔高,把警方臥底的無間道公式,逐漸發展成黑道王國內的莎翁宮鬥劇,從編到演都在炫技,是不看可惜的傑作。讓《警官瑪契拉》在警匪片、犯罪推理劇中鶴立雞群的原因,在於圓融的的推理技巧和成熟的人性觀點、以及主角性格的豐富矛盾性。第一季裡,那些可憐的受害者,各有其可恨之處:偷客人財物的性工作者、為了論文去跟殺人犯交往的學者...他們不只給自己招來無從控制的橫禍,更連累身邊的人一起遭殃。女兒瘁死、丈夫又突然要分手,女主角瑪契拉感到自責、怨恨、恐懼等種種負面情緒全匯集,卻因記憶斷片,使她懷疑自己殺人埋屍的同時,憑藉細膩的觀察力,不斷引領刑事組突破一個又一個的盲點,愈接近破案、也愈接近自我曝光。內在矛盾撐起全劇情感張力,觀眾很難不同情這個渾身是傷的女警,她亦正亦邪的作風,在第三季裡發揮得格外淋漓盡致。以身涉險,是她自殘的另一種方式,我們都知道,臥底一旦曝光,下場會有多恐怖悲慘,女主角不只當黑道的情婦、上床還要裝不知情被偷窺、殺人放火等樣樣都來。突破所有道德底線、玩火走鋼索的自虐情境,讓人看得無比揪心。犯罪有不同的動機,黑道王國宮廷內的爭權奪勢,卻非常莎翁,骨肉手足相殘,透過瑪契拉的穿針引線,至親間的嫌隙,慢慢切割分裂。昔日警局同事,不明究裡的窮追不捨,出於好意卻讓女主角更加隨時會穿幫。想救人卻可能變成害人、最親密的人也是背後捅刀的人,反諷的情境,充滿對人性的哀嘆;遇人不淑的瑪契拉一以貫之,只是到了第三季,她在發現又一次被枕邊人背叛時,反而有一種自虐的釋懷。從第一季就得到國際艾美獎最佳女主角獎,安娜弗里爾把《警官瑪契拉》演繹成讓所有女演員流口水的複雜角色;暴起暴落的情緒變化、充斥矛盾的內心世界、如履薄冰走鋼索的臨危處境,相隔幾年重看第一季,依舊覺得精采絕倫。(責編:葉畀威、蕭文龍、黃識軒)

Read More »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