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特

影視娛樂新聞E-news

【壹揪看88影評】膝關節│沉默不代表《無聲》 臺灣年度勇敢之作

▲  聽講影評 。 文|膝關節(電影通路工人,影評人) 圖:CATCHPLAY電影/提供 無聲 曾經羨慕南韓可以拍極度具有社會爭議風格的《熔爐》,如今台灣則交出大膽無畏的《無聲》,從開拍就知道製作難度,挑演員到決定題材走向,最後完成作品。每一段都走得戰戰兢兢,無比壓力。 導演柯貞年與團隊打了一場超高難度的拼搏,為的就是能夠從這個沈重的社會議題,能夠帶出更多人思考聾啞者的世界,以及聽人(聽障者對於正常人的稱呼方式)又是如何壓迫他們。 於是,《無聲》從拍攝時期就需要小心翼翼,畢竟以真實社會事件維本,怕動輒得咎,很可能會傷害當年受害者,也影響參與本片的孩少演員們。 故事大綱敘述啟聰學校內,一群學生們互相玩耍的「遊戲」。這場遊戲改變了誰?又影響了什麼觀點?美其名為「遊戲」,其實聾啞者的互動,本質上充滿了肢體語言,雙方互相碰觸也成了溝通的一環。 所以看在外人眼裡,聾啞者之間的溝通,碰來碰去,像是遊戲,也是基本日常。但,如果這個觸碰跨了界呢?青少年之間的賀爾蒙高漲,觸碰到踩到紅線,引發不堪入目的傷害,被害者該如何面對加害者呢? 《熔爐》把聾啞者受到聽人的侵害拍出憤怒張力,因為聽人做了如此傷天害理的事情,最後卻被法庭高高舉起輕輕放下。那句經典台詞:「我們一路奮戰,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為了不讓世界改變我們⋯⋯」道盡了主流社會對他們的壓榨,早就把不合理當成合理。 本片則是帶領觀眾思考,為何當聾啞者遇到這類不公不義的事情,最後多半選擇私了,被害者與加害者最後還組成家庭的,也大有人在?這合理嗎?這些完全不合理的事情,卻在你我日常持續發生。 故事最強的角度就在於加害者與被害者之間的立場討論,男主角劉子銓飾演來到新的啟聰學校,遇到甜美可愛的陳姸霏,便心生好感。但其他同學們之間的打打鬧鬧,對女孩子做了不該做的事情。 只是,被害者卻不願意懲罰加害者,這對觀眾、外人,甚至是男主角來說,當然是不能接受的事情。 但,我們又能如何呢?擔任老師的劉冠廷發現這個事態嚴重後,主動調查,卻驚動了校方。本來可望大張旗鼓撻伐學校顢頇,最後還是輸給了保守體制。 這像是一個無解的習題,體制內裡的一群人只能在這個世界裡面獨自運作著,而體制外的人,只希望這個體制不要垮。因為聾啞者受到聽人的霸權欺凌,相較之下,還不如給自己人欺負。 故事裡頭就精準地呈現這些矛盾。加上整體演員的出色表演,更讓人感同身受。聾啞人士的痛苦與無解,從新聞變成醜聞,最後就成了舊聞,結論就是不聞不問。 來自韓國的小演員金玄彬非常驚人,他同時飾演兩個身份,既是可怕討厭的反派加害者,就是他唆使大家要「進行這個遊戲」。 最後卻也讓人看到他無奈無辜的悲劇過往,原來他也曾經是倒楣的被害者。這些冤冤相報,沒有何時了,只有無限循環,既然外界不懂也解決不了,聽人的權勢霸凌,才是他們最大的惡夢。…

Read More »
影視娛樂新聞E-news

【壹揪看88影評】膝關節│郭富城變身街友 《麥路人》道盡小人物悲哀

▲ 點我聽內容↑。 文|膝關節(電影通路工人,影評人) 圖、影音畫面:華映娛樂/提供、美編視覺設計組/後製   《麥路人》 韓國《麥路人》這片名對於多數台灣觀眾來說,可能不是很容易理解,但在看過本片後,就會發現片名相當具有巧思。 首先粵語中麥路人與「陌路人」同音,陌路人指的是一群陌生人。而電影裡面敘述一群街友從陌路人變成朋友,這群街友又在入夜的時候前往24小時經營的麥當勞速食餐廳。 麥當勞的廣告文案好多年都曾經寫著「I’m lovin’ it」,這片英文片名則成了「I’m livin’ it」。 算是一語雙關地道出,本來只是大家來麥當勞享受美食,如今街友來這裡,變成了住在麥當勞。這個街友入住麥當勞現象,最早從日本開始,因此還曾經出現了「麥難民」這樣的專有名詞。 由於潔淨環境加上相對安全,如今很多經營24小時的店家,都可能會延伸出街友群聚問題。 《麥路人》就從中拍出這些街友們的辛酸哀歌,金馬獎影帝郭富城再度變身落魄人,扮演一位在街友群中想辦法幫助大家過生活的街友大哥。 隨著他幫助每個落魄者,慢慢地發現為何他總是穿著西裝外套,跟其他街友大相逕庭,還能以流利英文幫忙寫求職信? 原來他曾經是高級金融交易員,直到某次交易搞砸動用公款,被關入獄,出來之後無法回到過去風光名利場,選擇逃避家庭,反而與街頭流浪漢、貧困者、單親媽媽們組成了另類的大家庭。 看這部片無疑是欣賞郭富城及楊千嬅等群星們的表現,郭富城當然是非常吃重的演出,他背負著街友們的期待,因為他總能讓問題迎刃而解。 但郭富城自己的內心問題,卻是無人能解。害怕自己的家庭缺席,無法對母親盡孝,卻又不想讓媽媽看到自己落魄模樣,最後只能委屈妹妹代盡兄責。 街友情況來凝視當代香港社會現象,有從中國內地來香港謀生、年輕小朋友與家中不合而呈現離家出走、夕陽產業工作者,或是從來就無法被雇用的邊緣人。…

Read More »
影視娛樂新聞E-news

【壹揪看88壞編】又暴瘦!紙片人謝金燕現蹤 網迷傻眼

[siteorigin_widget class=”OMAPI_Widget”][/siteorigin_widget] [siteorigin_widget class=”WP_Widget_Media_Video”][/siteorigin_widget] ▲ 點我說新聞講給你聽 撰文:壞編 責編:陳盈盈 圖片:取材自網路,、美編視覺設計組/後製 @import url(https://twasiatimes.com/wp-content/plugins/siteorigin-panels/css/front-flex.min.css); #pgc-10857-0-0 , #pgc-10857-1-0 { width:100%;width:calc(100% – ( 0 * 30px…

Read More »
政治新策Politics

賀!Google派特88 即日起:夥伴啦

Google Google   你是否也真的想要改善傳媒20年的亂象?請出錢支持,我們夥伴們出力;寵你的媒體,是屬於你的!       Google   寵媒《派特》寵你的媒體:http://www.pets88.com     https://payment.ecpay.com.tw/Broadcaster/Donate/57F5C3BD98060DCA57917A6D5771EFF0    

Read More »
影視娛樂新聞E-news

【壹揪看→疫情】何瑞珠88│寫實與奇蹟 《東京教父》讓人驚呼連連

文|何瑞珠(紐約大學電影理論研究所碩士、資深影評人) 圖片:光年映畫/提供、美編視覺設計組/後製 最近上映的《東京教父》並沒有今敏慣用的夢與現實的交錯,倒有不少謊言與真實人生的對照。 電影聚焦在三個街友主角,分別是酗酒中年大叔、前跨性別表演者,還有逃家少女;街友的過去當然都是一言難盡,自然也得為放棄人生找藉口而說謊杜撰故事。 疫情期間的舊片接連出籠之最大收穫就是今敏系列重映,每一部都值得珍藏!今敏把聚光燈打在被人視而不見的街友身上,沒有氾濫的同情心,卻點出放棄人生的街友在軟弱與掙扎上也各有異。 他們原本都不夠勇敢,因為撿到一個小嬰兒,逼得他們得去勇敢面對自己的過去。但世上街友如此多,要解決街友心魔問題哪有這麼簡單? 小嬰兒帶來的奇蹟尤其多,包括吵鬧導致眾人可躲過橫衝直撞的救護車,或從天墜落也能毫髮無傷等橋段,《東京教父》比較像耶誕檔闔家歡樂型電影,許多情節都奇蹟過頭,脫離現實。 電影描繪出龍蛇雜處,高樓大廈與垃圾堆的東京;外國殺手、黑道組織、跨性別酒店,還有三不五時就跑來把街友揍一頓的屁孩,種種光怪陸離的底層環境,不像一部只在粉飾太平的耶誕奇蹟電影,而是直視眾人想假裝看不見的東京最底層。 兩種風格拉鋸讓《東京教父》一方面寫實,另一方面又充滿驚奇。 今敏的電影總讓人出乎意料,《東京教父》刻意誇大的奇幻橋段讓人難以預測,現在的電影大多是老套,但今敏十多年前拍的電影至今看來仍是獨樹一格,這也是為何今敏的電影能百看不厭。(責編:陳盈盈、蕭文龍)              

Read More »
影視娛樂新聞E-news

【壹揪看→影評】塗翔文、歐葛《心靈咖啡館的驅魔師》│黑箱分級敗壞文化!買日片當娛樂非原創 縱容幸福科學宗教組織瞎扯傳播惡魔

文|塗翔文(電影工作者、影評人)、歐葛 圖片:原創娛樂、翻攝自預告、取材自網路     這部電影上映前,行銷宣稱「日本五週票房冠軍」;但光從影片預告就能略知情節方向,讓人好奇該片在台發行片商是從何獲得什麼樣的戲院票房收益數字? 不過,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台發行片商是「原創娛樂」,其官網還以英文字creative(意指:具創意的)為LOGO標記網站識別;字面上對片商的第一印象,應會誤認為娛樂提供具創意性的原創內容。 然而,片商自介內容表示「成立於2007年,是一家位於台灣的分銷和銷售代理公司…主要專注於戲劇、DVD、新媒體到機上電影和電視內容的國際銷售和收購…每年都積極參與國際電影市場…與全球主要發行商建立良好合作的行銷網絡」。白話說,就似本片產製於日本藝能界,在台播映外片吸金啦! 據悉,在台片商除美商八大,也有港商與本土公司;20年前因媒體亂象,間接有了提升影視文化內容品質的聲浪。 政府胡亂決策裁廢了新聞局,增設文化部,導致媒體單位無法管,2020年的現在閱聽眾對媒體新聞等傳播內容已爛成習慣了;但,還是得提醒大眾,政府花了好龐大的多筆金費預算在文創產業上,去年還搞出了一個文策院,並找陳珊妮拍過廣宣片。 上億納稅金因此進了該院,文化部日前又遭曝補助爛片《破處》1200萬元;原來新台幣這麼多,多到亂花濫用,納稅義務人卻仍有多數辛苦打拚生活處於缺錢又、無助的窘境。不知成立文策院是否又因即將裁廢文化部,但能確定的是文化部應算涼缺,內部同仁無能、不專業,任由納稅金四處分派。 無奈,媒體只是具備無實際干涉陋習改善亂象的權力、第四權「監督」,因此從原創娛樂在台上映日片《心靈咖啡館的驅魔師》這部片,全民皆應有兩點質疑;一是該片光預告台詞就有「去死」、「惡魔」等對年幼閱聽眾培養健全心靈發展是不宜的,影片分級卻僅是保護級。普羅大眾應有判斷該片至少屬「輔12級」的常識吧! 另一點則是,原創娛樂不做原創內容促進國內影視產業發展,推銷外片有何良善用意?社會新鮮人不用猜也知道是純粹為了賺錢的金錢利益罷了,卻能藉此瞭解原來投注大量資源於文創產業影視內容上,難以令臺灣有所進步或更好的發展。 尤其,國片還在自我感覺良好的氛圍中,缺乏高瞻遠矚的知識,政府又不輔導精進產業的國際競爭力;不清楚文化部、文策院是否瞭解臺灣電影圈現在實際的狀況與問題,連影片拍攝題材與類型也敗給了對岸的中國大陸。「沒資金」、「景氣不好」也非實用的藉口了,因為文化部很富有,蒙騙不了大眾雙眼。 此外,該片掛名製作總監與原著的大川隆法,是日本「幸福科學宗教組織」的創始人;女主角就是當年為了宗教出家、鬧上新聞版面沸沸揚揚的清水富美加。 電影中故事情節的安排在敘事上一廂情願,不顧細節,一切奠基只為光明打擊黑暗這種口號般的呆板設計,似乎就變得理所當然了。 原來這是個目的性十足的電影,所以一切都導向宗教式的功能性概念。   ▲ 清水富美加。 借用過去所看過日本懸疑電影的經驗,試圖看透《心靈咖啡館的驅魔師》,卻始終難讓人理解該片,最終一直被電影傳教般的形式呈現打破現實,也才發現它的怪異和詭譎。…

Read More »
影視娛樂新聞E-news

【壹揪看→影評】何瑞珠│無限輪迴像極了愛情 《棕櫚泉不思議》搭上獨立製片黃金年代

文|何瑞珠(紐約大學電影理論研究所碩士、資深影評人) 圖片:車庫娛樂、取材自網路 這部片最大的傳奇不是導演或劇情,而是竟然是今年日舞影展上售價最高的電影,成本僅五百萬美元,破天荒賣出兩千兩百萬美元,拍電影真有這麼好賺嗎? 到底是什麼片,讓片商願意出這麼高的價錢呢? 不過,相信這部片的史上最高價應該無法撐太久,因為現在是線上串流公司的戰國時代;他們爭相瘋狂出價的結果,就會逐年推升價格,獨立製片的市場如今呈現瘋狂暴漲狀態。 導演現年31歲,這是他第一部劇情長片,之前曾拍過短片和紀錄片,最顯著的經歷是,他曾因緣際會跟過德國傳奇導演荷索在古巴拍過片,但這經歷和這部片也沒任何關係。 這基本上是部靠劇本取勝的電影,劇本是他和電影學校的同學合寫的,因為劇本吸引到男主角Andy Samberg,有明星掛名後,籌資和找演員都水到渠成。 其實劇情也不是太特別,但整體而言是個好玩的電影,劇中的男女主角頻頻卡在同一天的概念並不新穎,從《今天暫時停止》到已經拍了兩集的恐怖喜劇《忌日快樂》,再到Netflix叫好叫座的《俄羅斯娃娃》,在同一天被卡住逐漸成為電影的日常。 因此當《棕櫚泉不思議》開始無限輪迴時,也不是太令人驚訝;頂多是,這次有三個人被卡住,比以前所有的版本都多。 不過《棕櫚泉不思議》隨即開始天馬行空,恐龍出現、被箭射死、家族八卦全都跟著出籠;幻想奇情哏十分多元。 接著劇情開始讓人體會到,原來長生不老是件多麼恐怖的事。這些永遠被卡在同一天的人,不會老去也死不了,導致他們每天起床都想自殺。 但早死並不能早超生,只會又在同一張床上醒來;之後他們逐漸領悟到,終點並不重要,反正他們也沒終點,重點是誰陪著你日復一日的無限輪迴。 無限輪迴最終發現,人生最重要的仍是愛情、親情與陪伴,金山銀山或長命百歲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與家人相處的每一刻。不算太令人驚訝,但很有親和力的結論。 不只劇情有親和力,導演的執導方式也不太複雜。無限輪迴既沒有過度炫技的跳接,也沒有拖拉感,男女主角都有千禧世代那種什麼都不缺,卻依然找不到人生方向的特質,想必這就是這部片的目標觀眾群。 就是這樣一部和藹可親的小清新,憤世忌俗中帶著幽默歡笑的愛情喜劇,容易入口又隱隱透露著人生哲理,還提供一些像極了愛情的金句,就能賣出天價。 但可以預測的是,後疫情時代的串流業者,明年又會瘋狂出價。只能說,現在真是獨立製片的黃金年代。(責編:陳盈盈、蕭文龍、黃識軒) ● 點我看《棕櫚泉不思議》預告

Read More »
影視娛樂新聞E-news

【壹揪看→影評】半瓶醋│第四權媒體產學改革!專業記者報導新聞 《晨間直播秀》需要真正電視節目

文|半瓶醋(專職影音編導、剪接師兼配音員;《派特》嚴選網紅新聲、影評人、 貓咪飼育的初學者)、歐葛 圖片:取材自網路 「爛新聞全天候傳到人們的手機裡,他們只看自己偏好的新聞,接受自己想聽的觀點,新聞的風氣糟糕透了,但人性對這件事上了癮,全世界因此陷入愁雲慘霧,因此我們現在需要真正的電視節目,不是新聞或是該死的新聞業,而是娛樂。」這是《晨間直播秀》曾提及的內容。                     全民詬病的媒體亂象也在世界各地滋長,網路震盪傳統媒體文化更改變閱聽眾收視習慣。全球的新聞媒體風氣在2020年已達讓人難以忍受的極致,感覺真是糟糕透了;但人性似對這件事上了癮,全世界因此陷入愁雲慘霧卻始終無法改善。 媒體從早到晚一天24小時,透過各種媒介向全世界各地的人傳播,不論從傳統媒體的廣播、電視,或新興的電腦網際網路端及行動數位網絡等平台,接收到相關資訊;社會大眾只看自己偏好的新聞,接受自己想聽的觀點。 確實,閱聽眾現在需要真正的電視節目,新聞就應該是專業不容疏失,而娛樂市場也才能藉此重振,找回商機和財源。至於臺灣的媒體亂象堪稱全球之最,產學兩面都有問題,但如今媒體沒了主管機關,只能靠修法或仰賴即將催生出的相關草案。 美劇《晨間直播秀》故事環繞在收視第一的UBA無線電視新聞節目,史提夫卡爾飾演《晨間直播秀》當家男主播米契凱斯勒,他因性醜聞被革職。 珍妮佛安妮斯頓是與他搭檔的女主播艾力克斯李維,與工作團隊成員在輿論風暴中努力持續維繫著節目運作,然而剛入主新聞部的總監,卻認為這是個好機會,可將持續低迷的收視率一舉衝高。 後來便找了一名地方新聞台的記者進入該節目的製作團隊,此舉掀起了一齣內部職場風暴戲碼,也引爆出電視台人事鬥爭的情節。…

Read More »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