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志成(紐約大學電影製作研究所碩士。曾任《首映》(Premiere)雜誌台灣版總編輯,現為自由編導、影評人。)圖片:海鵬影業/提供 我在看《被遺忘的人生》時,一直有一種恍惚的錯覺,覺得跟小時候看的台語劇非常神似:姊姊姬妲跟希臘水手熱戀私奔,幫忙看門的妹妹尤莉迪斯等不到姊姊回來,下嫁父親事業夥伴的兒子。 在希臘看穿始亂終棄負心漢的姊姊懷孕回到家,被憤怒羞恥的父親逐出門。姊妹耗費一生相互思念,同住一城,卻始終緣慳一面。 這是道地肥皂劇的情節,但是善用巴西色澤斑斕的藝術指導、跟鮮活的攝影、加上演員血肉分明的表演,導演把本片拍的情感飽和、觀點圓融,成為一部通俗卻魅力十足的作品。 環繞兩個姊妹生離別的故事,《被遺忘的人生》毫不猶豫從各個角度,刻畫女性在傳統父權社會裡的際遇、感受、和自我覺醒。 她們被看作女兒、妻子、母親,不同年齡的角色,卻都被當作男性的財產,或滿足男性需求的工具,忽略她們自我內在的需求、以及隨人生經歷而來的覺醒。 姊姊誠然被愛沖昏頭,但是她要滿足的是自己對「愛」的慾望,當她發現水手對女性來者不拒,她拋棄了他,不惜當一個單親媽媽,卻不被自尊受創的父親接納。 女兒不聽自己的話、女兒與人私奔、女兒單身懷孕歸來,三重不可原諒,讓他鑄下大錯,讓妻子抱憾而終,也害一對女兒不能見面而終生受苦。 聽爸爸的話,嫁給他事業夥伴之子的妹妹,想留歐當鋼琴家,這個願望只有姊姊理解而且支持,毫無性知識的她,聽嫂嫂建議試著避孕,卻得不到丈夫尊重,丈夫只要一個滿足性需求、可以傳宗接代、操持家務的老婆就好,完全不能忍受妻子一直在找失蹤的姊姊、堅定不移學鋼琴幻想留學。 《被遺忘的人生》裡的姊妹雖然走上人生的歧路,但是她們的遭遇有一點雷同:她們都只能從女性那裡得到理解跟幫助,在男性面前提供父權要求的服務;婚姻是長期賣淫、女性的需求跟慾望完全不被看見。 跟台劇不同的是,南美洲女性大剌剌直視身體和心理慾望的勇氣,最苦最絕望時,哪怕要用身體去換某些東西,她們也挺直腰桿,活得理直氣壯,不會哭哭啼啼。情感的飽和和女性觀點的詮釋,在電影的最後,讓人相當感動。(責編:蔡昀融、黃識軒)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