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官瑪契拉

產經地方生活寵物Industry-Economic-Local-Life-Pets88

【壹揪看→影評】王志成《警官瑪契拉》│精采絕倫!傑作不看可惜 無間道裡黑道宮鬥

文|王志成(紐約大學電影製作研究所碩士。曾任《首映》(Premiere)雜誌台灣版總編輯,現為自由編導、影評人。)圖片:Netflix/提供、取材自網路、翻攝畫面 《警官瑪契拉》是這幾年我看到最好的影集之一。由《The Bridge》的瑞典編劇原創,拍了三季,前二季都環繞著連續殺人案展開,第三季另闢蹊徑,因為幼女瘁死而自責、自殘的女警官瑪契拉,因為昔日造假的基因樣本,被誤認為火警死亡,重新現身在北愛爾蘭首府貝爾法斯特時,她深入當地最大黑道家族臥底。第三季急轉直下、180度迴轉的情節,從第一集開始就讓人跌破眼鏡,濃妝豔抹的瑪契拉依舊不時記憶斷片,也依舊在斷片時暴怒不知造成誰的傷亡,連自己的記憶都不能相信,讓她的臥底任務隨時會穿幫。但她機警的臨場反應,跟不按常理出牌的行為作風,一路化險為夷。演到第三季,《警官瑪契拉》娛樂性非但沒有下降,藝術性還持續拔高,把警方臥底的無間道公式,逐漸發展成黑道王國內的莎翁宮鬥劇,從編到演都在炫技,是不看可惜的傑作。讓《警官瑪契拉》在警匪片、犯罪推理劇中鶴立雞群的原因,在於圓融的的推理技巧和成熟的人性觀點、以及主角性格的豐富矛盾性。第一季裡,那些可憐的受害者,各有其可恨之處:偷客人財物的性工作者、為了論文去跟殺人犯交往的學者...他們不只給自己招來無從控制的橫禍,更連累身邊的人一起遭殃。女兒瘁死、丈夫又突然要分手,女主角瑪契拉感到自責、怨恨、恐懼等種種負面情緒全匯集,卻因記憶斷片,使她懷疑自己殺人埋屍的同時,憑藉細膩的觀察力,不斷引領刑事組突破一個又一個的盲點,愈接近破案、也愈接近自我曝光。內在矛盾撐起全劇情感張力,觀眾很難不同情這個渾身是傷的女警,她亦正亦邪的作風,在第三季裡發揮得格外淋漓盡致。以身涉險,是她自殘的另一種方式,我們都知道,臥底一旦曝光,下場會有多恐怖悲慘,女主角不只當黑道的情婦、上床還要裝不知情被偷窺、殺人放火等樣樣都來。突破所有道德底線、玩火走鋼索的自虐情境,讓人看得無比揪心。犯罪有不同的動機,黑道王國宮廷內的爭權奪勢,卻非常莎翁,骨肉手足相殘,透過瑪契拉的穿針引線,至親間的嫌隙,慢慢切割分裂。昔日警局同事,不明究裡的窮追不捨,出於好意卻讓女主角更加隨時會穿幫。想救人卻可能變成害人、最親密的人也是背後捅刀的人,反諷的情境,充滿對人性的哀嘆;遇人不淑的瑪契拉一以貫之,只是到了第三季,她在發現又一次被枕邊人背叛時,反而有一種自虐的釋懷。從第一季就得到國際艾美獎最佳女主角獎,安娜弗里爾把《警官瑪契拉》演繹成讓所有女演員流口水的複雜角色;暴起暴落的情緒變化、充斥矛盾的內心世界、如履薄冰走鋼索的臨危處境,相隔幾年重看第一季,依舊覺得精采絕倫。(責編:葉畀威、蕭文龍、黃識軒)

Read More »
Back to top button